回首中國共產(chǎn)黨95年的輝煌歷史,無數(shù)優(yōu)秀的共產(chǎn)黨員事事處處為群眾做表率,他們或甘于清貧、無私奉獻,或做人做事誠信為本、一諾千金。雖然一千個黨員有一千種不同的體現(xiàn)方式,但他們都用行動發(fā)揮了共產(chǎn)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。
“我是共產(chǎn)黨員,就應該多付出?!?/p>
吳長洲是黨員先鋒模范中的一員,從他身上,我們可以看到共產(chǎn)黨員的赤誠之心。他如拓荒牛般,兢兢業(yè)業(yè)18載,他舍己為公,把鄉(xiāng)親們送上了致富路,自家境況卻不如18年前,還落下了一身病。有人為他感到不值,但吳長洲認為雖然自己身體垮了,但他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,他很自豪。“我是共產(chǎn)黨員,就應該多付出”18年奮斗不已,信念歷久彌堅。
山村巨變,還要從18年前的那個春天說起。1998年5月,47歲的吳長洲在蓬萊市村里集鎮(zhèn)南官山村政府的支持和群眾的一致呼聲里,毅然放棄自己紅火的果品生意,走馬上任村黨支部書記。當時的南官山是當?shù)赜忻母F亂村,偷盜、賭博、打架斗毆司空見慣,村里的果樹被砍、山林被伐時有發(fā)生,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,集體欠債40余萬元。
俗話說,治村先治亂。吳長洲上任后,他先是與公安聯(lián)手整治村里的偷盜風,打掉一個盜竊團伙,震懾了村里的不法分子,有效扭轉(zhuǎn)了村風。村風正了,民氣順了,吳長洲又開始全力規(guī)范村級各項管理制度,建立了兩委聯(lián)席會議、村務公開、民主理財?shù)戎贫龋s束了干部行為,規(guī)范了工作程序,增強了班子戰(zhàn)斗力和凝聚力,各項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軌。
帶領(lǐng)全民修路 萬畝荒山變成“花果山”
除此之外,交通也是南官山村的一大難題。南官山村坐落在蓬萊市最南端的艾崮山區(qū),海拔800米的艾崮山雖風景如畫,卻擋住了南官山村民外出的路。村里的蘋果個大色正味香,在當?shù)赜锌诮员?,卻因為交通不便賣不出去。村民們紛紛放棄種蘋果外出打工。一條羊腸小道實在承載不了南官山人的致富夢。于是,吳長洲挑起了這個重擔,他決定發(fā)動群眾開始修路。
修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遇到阻礙更是在所難免的。盡管村民們都想把路修好,但沒有人愿意放下自家的農(nóng)活去修路。白天,吳長洲帶領(lǐng)村兩委的干部默默修路,天黑后他顧不得休息,挨家挨戶登門做工作,終于用誠心打動了村民。幾天后,全村400多名男女老少自帶工具上陣修路。
修路的時候,最難處理的是有一段600米的路段,這條路正對著黃水河,需要涉水運石。但是,河水攔腰深,流得很急。大伙你看看我,我瞅瞅你,沒人敢下水。只聽“撲通”一聲,吳長洲第一個跳下河,扛起百八十斤重的大石頭就走。“當家的都下水了!”村主任王維祥一吆喝,眾村民“撲通、撲通”紛紛下水,干起活來。
晚上收工回家,吳長洲才發(fā)現(xiàn)腳被河道石頭磨破了,他忍著疼痛撕下了帶血的襪子。沒過幾天,腳脖子腫得與小腿一般粗。妻子用小推車把他送到工地,他拄著拐杖堅持在現(xiàn)場指揮。
遇山劈路,遇水架橋,經(jīng)過兩個冬天,在大家的努力下,南官山村開通了70里盤山路,村民的機動車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,采摘水果再也不用肩扛擔挑。一年一年,四通八達的致富路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,村民年戶均純收入達到了10萬元,昔日窮山村一躍成為全鎮(zhèn)小康示范帶頭村。